创新为先发展为要——江门人才集团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岭南大地春意盎然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市委“1+6+3”工作安排,传达学习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精神,全面总结2023年工作成效,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动员全体员工勇于实干创新、敢于担当善为,2月28日,江门人才集团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江门人才集团董事长宋晓明,常务副总经理亓光勇,副总经理李昊宇、陈晨参加会议。
会议由陈晨主持,议程主要分为“传达学习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精神”和“2024年重点经营工作规划”两部分议程进行,最后由宋晓明作总结讲话。集团全体干部员工参加会议,园区运营服务团队线上参会。
会上,首先由亓光勇传达学习了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及股东单位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精神。
会议强调
一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推动人才服务事业发展。要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党组织对干部和人才工作的领导,是人才事业顺利发展的关键,也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应有之义、应行应尽之责。要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强化国有企业内生动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将“人才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党的领导优势激发内涵发展优势,以“党建+政治思想引领”使国企发展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
二要主动拥抱市场,激活主观驱动力和发展活力。通过积极主动拓展市场及业务需求,做好集团各板块团队建设工作,提升集团员工的自驱力和学习能力,支持集团各板块持续性发展。主动搭建起湾区资源的交流“桥梁”,借鉴好深圳成熟的案例经验,输出专业化、高端化的人才服务,国资国企培训体系建设等经验并属地创新,为国企、江门头部企业和重点产业做好服务。
三要扭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激扬人才发展新势能。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产品和品牌上,依靠科技创新开局,紧跟三年规划目标的步伐,以打造重点、亮点品牌项目破局,全力推进人才服务工作数智化创新发展。集聚深江合力优势,坐上信息高速发展的“列车”,充分借好、用好、分享好人才工作经验,挑起“城市人才工作总服务商”的担当,助力全市人才倍增工程高质量发展。
随后,李昊宇作集团2023年工作成效总结以及2024年重点经营工作规划汇报。他表示,过去一年在股东单位以及深江两地的支持下,江门人才集团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厚植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作为“城市人才工作总服务商”的影响力,为江门本土企业招才引智工作充当“动力引擎”,展现深江融合共谋发展的资源优势和魅力。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江门人才集团将做好规划,牟定目标,紧扣高质量发展主旋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深入推动江门人才工作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打造中国侨都“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做出更多国企贡献。
最后,宋晓明作总结讲话时指出,江门人才集团过去一年的成绩有目共睹,在人人并驱争先的市场环境下仍能闯出一番业绩,交上一份高质量的答卷。新的一年,要继续保持凝心聚力、踔厉奋发的干劲,以“人”为发展核心,书写更出色的篇章。
一是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内涵,推动集团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围绕人才的“引育建升”谋划打造国企“未来人才”体系及集团人才引育服务体系,从政治上高度认识和领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将打造包含新质生产力的新型劳动者队伍这一理念融入到日常人才服务工作中;要致力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尽可能多地引入和培育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为江门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同时集团全体员工应保持创新好奇心和学习力,全力促进集团产品和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视人才为珍宝,助力江门“六大工程”创新发展。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决定性因素。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吸聚全球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人才工作的主动,更好掌握创新的主动、发展的主动。要创造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实现多方共建品牌的理念,让各类人才在研究探索创新时拥有足够舞台,让企业在成果转移转化中获得应有收益,为各类人才特别是新质生产力人才打通价值实现通道,通过江门人才集团的服务与江门共同成长。
三是把握“大桥经济”历史机遇,软硬兼施打造集聚华侨华人创新创业的国家重要人才战略支点城市。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对深入参与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阐述中指出:要坚持以“侨”引才,深化大湾区人才合作交流,搭建集聚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平台,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态,建设大湾区人才储备地、人才喂给港,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江门主动对标对接深圳,筹备成立“借鉴深圳特区经验办公室”,推动系统化、常态化学习深圳经验、深圳方案、深圳智慧。作为深江融合的城市典范,集团要主动抢抓,积极围绕“大桥经济”和“借鉴深圳特区经验办公室”的机遇,做好深江资源互通的平台作用,和江门人才一同助推城市人才和产业发展,协助江门进一步推进“软硬联通”,围绕“侨”和“桥”两个关键点做好国家重要人才战略支点城市建设。